一、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措施包括
压实责任,健全共治体系
完善县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,明确食药安办的统筹协调和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工作责任,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,强化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,确保“党政同责”有效落实;充分利用日常监管、监督抽验、案件查办、投诉举报、核查处置和舆情监测等手段,依法公开食品监督检查、监督抽检、执法办案等信息,持续推进“放心肉菜示范超市”创建、放心超市食品销售公开承诺活动,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管理、风险管控等主体责任。
充实基层,凝聚共治力量
针对食品安全工作点多、线长、面广的特点,充分发挥基层乡镇、社区与群众联系密切和人熟、地熟的优势,在各乡镇(街道办)、行政村(社区)中挑选有文化水平高、责任心强、工作能力突出的人担任食品安全协管员,延伸监管触角,充实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基层力量,同时加强对协管员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和日常考核,全力提升队伍能力素质,努力打造“横向到边,纵向到底”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。目前,全县17个乡镇(街道办)、5个社区、308个行政村共有363名食品安全协管员,已实现基层监管力量全覆盖。
宣传引导,夯实共治基础
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,着重抓好重大成就展示、重要政策解读、监管信息发布、先进典型宣传和科学观念传播等宣传工作,全力营造社会共治的浓厚氛围。先后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、国民营养周等系列主题宣教活动,并积极利用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公园、17个乡镇(街道办)的科普宣传站、308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居委会的科普宣传栏,持续对食品安全进行广泛宣传,共发放宣传资料2300余份,接受现场咨询300余次,悬挂宣传条幅、标语1500余条,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共治意识。
部门联合,完善共治机制
密切与公安、农业农村、各乡镇等有关部门工作联系,做好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,与农业农村局联合检查食用农产品市场3次;与公安局联合抽检熟肉制品16批次;与农业农村局、公安、发改等五部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,立案31起,没收不合格食品12公斤;与各乡镇食品安全协管员通力合作,整治提升小作坊经营环境与规范化管理水平,已高标完成整改提升42家。切实强化“全县食品安全一盘棋”思想,互通信息、互相支持、积极配合,完善协调联动机制,特别是应急处置机制,确保一旦发现重大隐患和突发事件,能够快速反应,通力协作,有效处置。
公众监督,激发共治活力
以“餐饮安全你我同查”、“食品现场快检”等实践活动和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、食品安全“红黑榜”机制为载体,现场展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、食品抽检、餐饮环境、后厨加工等情况,让食品安全“晒”在公众监督的“阳光”下,唤起群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热情,牢固建立起群众与食品安全执法强有力的信任纽带,激发食品安全共建共治“新活力”。
二、作为一个老板,如何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
1、我认为首先应该从宣传教育入手,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的认知,可以利用宣传栏、会议的方式进行宣导。
2、其次,应对食品的采购、存贮和使用等环节建立标准化制度,以制度来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。
3、第三,要有监督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,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进行跟进和监督,同时制定必要的奖惩机制,以推动制度的落实。
三、安全宣传栏有哪些内容
回答如下:安全宣传栏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安全知识:介绍常见的安全知识,如防火、防盗、防电击等。
2. 安全提示: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问题,如不乱扔垃圾、不乱涂鸦、不乱停车等。
3. 安全事件:介绍最近发生的安全事件,提醒人们引以为戒,注意安全。
4. 安全法律法规:介绍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,让人们知晓自己的权益和责任。
5. 安全标识:介绍安全标识的含义和作用,让人们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标识规定。
6. 安全教育活动:介绍安全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,让人们了解如何参与和学习安全知识。
7. 安全设备使用:介绍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,让人们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设备。
8. 其他安全相关内容:包括安全事故案例分析、安全教育视频、安全漫画等。